2021年9月28日,由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OFweek人工智能承辦「OFweek 2021(第六屆)人工智能產業大會”暨“維科杯·人工智能行業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深圳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大會上,曠視科技副總裁、物流業務事業部管理中心負責人王銀學為大家帶來《AI+物流,曠視助推企業數智化轉型》。王銀學是物流自動化方面的老兵,曾是京東亞洲一號項目部負責人。
據悉,曠視成立于2011年,是人工智能行業的務實者和領跑者。曠視的核心能力源自于以計算機視覺技術為核心的人工智能算法,我們希望機器不僅能看見,而且還可以思考,看懂世界。曠視的使命是用人工智能造福大眾,致力于探尋真實場景的真實需求,關心、追求商業本質性問題和行業可持續性發展,堅持用具有競爭力的技術和有創新力的產品為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實現構建連接及賦能百億物聯網設備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愿景。作為最懂物流行業的AI公司,曠視從2017年開始正式進入智慧物流領域。
數智化轉型已成企業降本增效的“必選項”
消費端變革進一步傳導至產業端,效率成為企業經營的關鍵,快速響應市場和用戶需求是企業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關鍵。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5G等技術驅動的新一輪商業創新已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發展源動力,助力企業實現更高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
王銀學認為,隨著物流場景越來越大,物流履約系統更加復雜,智能設備、子系統越來越多,傳統的技術已無法應對,系統需要足夠的算法和算力,簡而言之物流需要更加智能化。二十多年前,超過一萬平米的項目,就可以說體量很大;如今,單個規模超過50萬平米的項目, 甚至是50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物流園區開始不斷涌現。所以在物流場景的規模越來越大的過程中,需要用新技術來解決。
如今,曠視科技已經將AI技術賦能給醫藥、鞋服、智能制造、新能源等行業的企業客戶,提供端到端智慧物流解決方案。
曠視方案助力下,徐福記智造工廠提高了生產質量,減少了人員與產品的接觸,在生產力提升42%的情況下,每年產品異常批次件數下降40%。在曠視首創的3A智慧物流解決方案(AS/RS+AMR+AI)支持下,國藥控股廣州有限公司對其廣州物流中心進行數智化升級,倉庫整體運營效率提升25%,物流中心儲存能力提升15%,每天作業完成時間提前2小時,探索出了一條不停工、不重建的升級之路,對于醫藥流通領域的數智化升級改造具有示范效應。
總之,數智化轉型已成企業降本增效的“必選項”,可以說產業數智化是未來科技創新的“風向標”,其中AIoT是加速經濟發展的數智化工具。
人工智能將重構物流產業
過去,人工智能應用于人,如今人工智能在物流方面的應用,在曠視科技看來,AI是不斷演進的算法能力,IoT是基于場景空間、以人為核心、軟硬結合的網絡。
如今,曠視愈發了解行業、洞悉了客戶需求,對人AI+物流有了新的認知和演進,把AI能力注入到IoT里面才是曠視長期的賽道。在物流領域,未來,科技將橫切物流產業,基本要素將會被重構。AI和IoT的融合將帶來更高的運營效率,徹底改變原有的物流產業格局,成為物流的新基建。
王銀學認為,AI+物流不一定主導物流的發展,但是AI+物流一定是智能物流不可或缺的一個板塊。據艾瑞咨詢在《2020年中國AI+物流發展研究報告》數據,2025年人工智能物流市場大概能到100億的規模。
明確的市場需求下,曠視推出了使用SLAM技術(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的機器人。SLAM技術可以讓機器人在無信標的情況下實現定位導航,具有易部署、柔性等特點,更加適合在運行環境復雜、業務經常變動的場景下應用,因此受到越來越多客戶青睞,正在成為機器人領域的主流趨勢。
依托于曠視研究院在三維視覺技術的長期積累,曠視在SLAM和3D感知等技術上創造了多項行業領先的技術創新,獲得了世界計算機視覺領域頂級會議CVPR 2020 SLAM挑戰賽雙料冠軍,以及IROS 2021 The HILTI SLAM挑戰賽冠軍。目前,曠視自研SLAM技術已應用于MegBot-S800、MegBot-S800V等多款智能物流設備中。
此外,基于對物流行業的深入理解,曠視科技打造了曠視河圖系統,曠視河圖是基于一系列“頂尖AI算法”,面向供應鏈物聯網打造的“機器人物聯網操作系統”。致力于將“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在“倉儲、物流、制造和供應鏈”等行業場景,實現模式創新突破,將軟硬件的“快速集成、一站式規劃和仿真-運維-運營”全流程貫通,助力物流和供應鏈擁有“人機協同與智能物聯”的新能力。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源動力,人工智能在重塑傳統行業模式、引領未來的價值和為全球經濟和社會活動做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曠視正在一步一個腳印,用人工智能造福物流行業。
(原標題:專訪曠視科技王銀學:AI+物流,曠視助推企業數智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