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曾經記錄了幾代人的青春與快樂,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需求的轉換,如今電視的江湖地位正逐漸邊緣化。根據相關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彩電市場累計銷量不到2000萬臺,同比下降了近15%,而早在五年前,國內彩電全年銷量就已經達到5000萬臺的規模。近年來,電視銷量下降了不是一點點。
電視銷量的大幅下跌,與多方面因素有關。近期來看,主要是價格上漲所致。由于芯片短缺等問題帶來的電視面板價格上漲,電視價格也一路水漲船高。不過,電視漲價對消費者的勸退畢竟是短期的,從長期來看,電視銷量下滑主要還是其已不再是一件剛需家電了,其功能和市場正在被移動終端設備所替代與分流。
因此,電視行業發展要想回暖,單純依靠降價是不現實的,唯有找回自我價值,滿足時代需求才是關鍵。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無疑給電視行業打開了思路。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利用智能語音、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技術打造智能化服務和軟件,能夠讓電視發展迎來全新智能化潮流,創造出新時代的全新剛需。
相比與一般的普通電視或智能電視來說,搭載AI技術的人工智能電視具有三方面的獨特優勢。其一是能夠實現智能推送。通過深度學習技術收集并分析海量數據,AI電視能夠快速學習用戶的行為、習慣,理解用戶的潛在需求,從而自主地為用戶主動推送一些針對性內容,比如電視劇、新聞資訊或者購物欄目等等。
其二是能夠與用戶智能交互。借助語音交互技術,用戶可以便捷、輕松地進行指令,來獲取自己需要的內容,而不用操控遙控器。同時,人工智能系統也可以通過用戶的指令,來分析其愛好與習慣??梢哉f,語音交互作為當前人工智能電視產品的核心功能,已經成為其最大的優勢所在。未來還能融入智能家居生態。
其三是擁有圖像識別功能。圖像識別是語音交互功能重要的補充,可以滿足用戶不同的需求,使得在擁有圖像的基礎上,能夠快速展現出用戶希望得到的圖片信息,來為語音交互加上一道保險。實質上,這也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帶來了新的體驗。比如時下熱門的云游戲等,就可以在AI電視上輕松暢玩。
基于上述優勢,近年來傳統電視廠商也是越來越多的加碼人工智能電視。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彩電產量達到18352萬臺,其中人工智能電視市場份額顯著提升,同比增幅高達80%。只不過,人工智能電視當前滲透雖快,但就現有發展情況來說,要想真正實現救電視的命還太早。
因為眼下,不管是企業布局多的語音交互,還是其他的智能推薦、AI游戲、內容AI化、智能家居等,都是噱頭大于實際。比如,有的主打智能語音的AI電視在智能性和交互性上普遍表現不佳,對于一些語意復雜的語句或帶口音的語句識別不清甚至無法識別,同時語音應用還是以遙控器為媒介,語音幾乎淪為雞肋。
再如,有些AI電視提供的點餐、個性化推薦等功能,在實用性和便捷性上也效果難顯,這些功能和智能手機點餐相比,并不具備任何優勢,相反使用起來還更不方面,很難獲得觀眾的芳心。此外,AI電視的一大發展方向是作為智能家居控制的入口,但目前自身應用還存在技術和普及上的確點,發展可謂挑戰重重。
鑒于此,由于智能電視所表現出來的糟糕體驗效果,以及過于明顯的智障屬性,“人工智能”要想立馬給處于“寒流”中的電視市場加一把火,確實不現實。雖然我們不能就此說“人工智能+電視”無法成功,但就短期來看,其距離成功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接下來,還需要業內廠商沉下心來腳踏實地,一步步前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