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一輪高考拉開大幕,千萬考生奔赴考場,共同迎接這個重要人生時刻。據統計,今年高考人數達到了1078萬,規模再創新高。值此千軍萬馬搶過獨木橋之際,防范和杜絕考場作弊、替考等現象,維護高考公平、公正、公開至關重要。那么,高考公平和權威該如何保障呢?過去主要依賴人防,而如今技防則愈發占據主導!
無人機
自2016年以來,無人機逐漸成為高考考場秩序的重要維護工具。國內多個省市地區曾連續幾年用無人機護送考生,均取得不錯效果。與此同時,隨著應急救援無人機越來越多的進入警隊,無人機也愈發成為空中監考、維護考場秩序和安全的利器,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青睞。
對于高考來說,無人機主要帶來了兩方面的價值。其一在護考環節中,無人機能夠加入執勤民警隊列,從空中進行交通疏導和護考工作,保證送考隊伍安全、準時到達考場;其二是在考試環節中,無人機能夠在場外維護考場的秩序,預防突發事故,同時巡邏檢查作弊行為。
機器人
無人機能在高考中獲得用武之地,機器人自然也不在話下。近年來,機器人作為安防、巡檢的標兵,隨著在工業生產領域價值愈發凸顯,其應用也逐漸落地高考場景。近年來,幾乎每年在全國各地的考場內外,人們都能看到機器人的身影。
對于高考來說,巡邏機器人能夠與警員一起,在高考考場外維護道路秩序,為高考營造良好環境,同時也能通過對考場周邊可疑人員的搜索識別,防范高科技作弊。此外,防爆機器人等的應用,也能高效、精準排查不明危險物體,保證高考的安全和有序開展。
生物識別
如果說,無人機和機器人是在高考之外發揮價值,那么生物識別則直接護衛了高考的“大門”。生物識別能夠起到更準確、更便捷、更安全驗證考生身份的作用,其不僅能避免考生因身份證消磁、身份證信息錄入不一致等情況而無法進場,又能杜絕替考、代考等作弊行為發生。
基于此,近年來以人臉識別、靜脈識別等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在高考中愈發常見。例如去年,廣東省就采用靜脈識別技術確認考生身份,這種技術被認為復制的可能性極低,具備高度安全性和精準性。此外,在北京、山東等地的高考試卷密保中,人臉識別也被廣泛應用。
人工智能
至于說到人工智能對于高考的助力,那就太多了。人工智能加載在攝像頭上,能夠監測考場動態,防范作弊行為;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結合,能夠檢測試卷情況,篩選不合格試卷;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參與客觀題閱卷,也能大大提升后期閱卷的效率,降低人工閱卷的失誤率。
當前,高考考場中所用來防作弊、提效率、保安全的設備,諸如攝像頭、無人機、機器人、識別系統等,幾乎都融入了人工智能技術。此外,在后期的試卷運輸、試卷密保、試卷審閱過程中,人工智能也隨處可見。可以說,人工智能與高考的融合度已達到一定深度和廣度。
云計算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云計算能對高考帶來啥幫助,但其實云上評卷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通過云計算服務器的多樣化計算,能夠對高考試卷進行高效、準確、科學的評判,不再需要人的參與。同時,云計算服務器還能有效保障高考試卷的安全,不會造成試卷丟失的情況。
2020年以來,疫情的發生讓上云不斷加快,云計算網上評卷也不斷落地和普及。據了解,去年高考期間,貴州省就將引入了鯤鵬服務器用于高考網上評卷,這是全國高考項目里首次應用鯤鵬服務器。而未來,隨著云上閱卷的深入推廣,相信云計算將愈發融入高考之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