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媒體報道,在團隊規模300多人的基礎上,美團無人車配送中心計劃新增500崗位,從算法、工程到業務全線覆蓋。
具體來說,此次招聘地點多集中在北京和深圳,由于北京先行先試的政策明確,此輪擴張北京的崗位也更偏重于研發,深圳則更多的與工程相關。
其中,自動駕駛規劃決策、控制等系統人才崗位頗為惹眼,對于資歷以及年限的要求也有所放寬;工程方面,整車工程、傳感器等自動駕駛相關硬件崗位需求突出;GR事務、業務運營、技術標準專家、產品經理等崗位也都較為緊缺。
事實上,早在2016年10月,美團內部就成立了W項目組,開始研發特定場景下的無人配送。2017年,美團無人車配送中心正式成立,其后美團第一臺自研無人配送車“小袋”出廠,到2019年,它獲得北京市乘用車自動駕駛T3牌照,具備公開道路測試資格。2021年,隨著新一代自研無人配送車“魔袋20”亮相,美團無人配送車也擁有了標準化量產能力。
據悉,“魔袋20”擁有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長寬高分別為2450×1010×1900mm,裝載量達到150KG,貨倉容積540升,配送時速最高可達45km/h,120公里的續航里程讓它可以支持差不多一整天的配送服務。
技術方面,“魔袋20”與主流RoboTaxi方案一致。它自帶3個激光雷達、19個攝像頭、2個毫米波雷達以及9個超聲波雷達。在多傳感器冗余融合下,配合高精度地圖,可以實現5cm-150m范圍內障礙物的識別,做到360度無死角的實時環境感知。
在落地場景方面,美團無人配送車則更快一些。圍繞美團外賣、美團跑腿等核心業務,美團無人配送通過與現有復雜配送流程的結合,在配送場景上形成了無人配送整體解決方案。包括快速分發訂單的交易平臺,基于大數據優化的調度系統,利用自動駕駛技術構建的物流路網,多種人機協同的末端配送模式,形式多樣的智能配送終端等。
在北京、雄安等多地,美團已經展開了應用試點。尤其是在北京順義,美團已經開啟常態化運營,把無人駕駛配送外賣帶到了現實。截至今年3月份,美團在順義區的無人車配送已完成約3.5萬實際配送訂單,累計自動駕駛里程近30萬公里。
而就在5月25日,美團還正式獲得了北京發放的首批無人配送道路測試資質。
無疑,科技創新在美團戰略布局中已經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創始人王興曾在美團成立十周年之際,在全員內部信中表示,“新的十年,我們會在科技研發上加大投入,讓科技更好地普惠產業發展。”
5月28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王興再一次在公開場合談到:“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一直在積極研發和設計無人配送車和無人機。在我們探索和研究尖端技術時,自主交付是一個關鍵的重點領域,對我們來說具有重要的方向性。”
與此同時,美團在科技創新上的投資步伐也在加速。美團4月20日發布的公告中稱,擬尋求以增發股票和出售可轉債的方式,融資近100億美元(約合650億元人民幣),所募得的資金將用于科技創新,加大在無人車、無人機配送等領域前沿技術的投入,以及一般企業用途。
資金的注入在為美團帶來巨大想象空間的同時,也成為驅動美團新增長點最有利的武器。在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中,美團Q1整體營收高達370億元,同比增長120.9%,平臺交易用戶數和活躍商戶數均創歷史新高,分別為5.7億和710萬。
美團的目標是3年內將無人配送的范圍擴大到上海、深圳等城市,落地萬臺無人配送車,在外賣、買菜、閃購等多個業務場景下發揮作用,實現多場景、全天候、多城市的片區規模化配送體系。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中國企業沒有理由贏;但是,在正在到來的智能電動車時代,中國企業沒有理由輸。”王興曾這樣說到,美團通過造小車,正在積累無人駕駛技術,并且取得了一定進展,這些成果將來用于“大車”身上也為未可知。
在智能電動車時代,值得為美團留一個位置。
(原標題:美團無人車加入搶人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