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網訊 成都不僅是我國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同時還具有世界新興商務城市、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桿城市的美譽。近年來,成都市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新業態,尤其是在營造應用場景方面表現突出。
在成都雙流機場,商湯科技的人臉識別系統方便快捷;在通威太陽能公司的生產車間,送貨機器人在車間來回穿梭,向生產線運送材料,自動機器臂在快速抓取著電池片;在小區里,成都考拉悠然設計的物業門禁安防一體化平臺則實現了人臉門禁、異常行為分析等功能……這種種前沿科技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無不體現著成都這座城市的智能化、數字化新面貌。
根據近日四川產經智庫發布的《成都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報告2020》,2019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120億元,預計今年將達200億元,關聯產業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已初步形成以機器人、無人機、智能醫療、智能安防等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產業特色集群;基本完成市場教育與意識喚醒階段,即將進入規模應用周期。
其實,自2019年開年以來,成都市加速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持續推動“人工智能+”新經濟產業體系建設,去年底印發了《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進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要建成3—5個成熟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構筑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
今年3月,《關于印發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實施細則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印發。該政策提出,支持高校院所、行業牽頭建設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緊密結合市場需求開展技術研發、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型企業孵化,按照產業貢獻度市本級高給予2億元支持。在產業能級、產業生態方面的大力支持,無疑體現出成都在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面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11月10日,《成都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公布,提出構建“一核一區多園”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空間布局,抓好“三大特色場景”和“四大重點場景”的應用示范。
“一核”,是指在成都高新區,將依托成都新經濟活力區建設國家級人工智能產業融合發展核心區;“一區”,是指在天府新區成都片區,將依托成都科學城建設國家級人工智能創新設施集聚區;“多園”是指在“成都東部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成都智能應用產業功能區”“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青白江歐洲產業城”等區域打造10個以上“AI ”融合應用特色專業園區。
從企業布局來看,目前成都市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接近200家,人工智能產業上下游關聯企業已達上千家,覆蓋機器人、無人機、智能網聯汽車、計算機視覺、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數十億元,年增速超過50%。
正如行業人士所分析的那樣,四川省是我國重要的信息產業和軟件產業基地,具有發展人工智能的良好條件。四川省、成都市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政策,在發展新經濟、聚焦新要素、培育新動能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今后,也許人們在提到成都的時候,不光會記得成都的火鍋、大熊貓、青城山,更會記得成都人工智能產業應用的許多新標志。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