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爆火的“新基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毫無疑問,新基建側重于科技技術發展,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已是新基建的重要內容。隨著新基建諸多項目的火熱開啟,數據中心建設也持續升溫,各類相關技術也引發了新一路的投資熱潮。
根據《2020年中國數據中心行業發展洞察報告》,獨立第三方數據中心以建設速度快、客戶定制性強、PUE大多更低等優勢而越來越受到認可。在數據中心火熱開建之時,液冷技術也已引起諸多技術研究人員的關注。推廣應用液冷技術,漸漸成為了一種新趨勢。
其實,在數據中心發展較為成熟的北美地區,數據中心液冷技術已經流行起來。從企業布局來看,包括IBM、谷歌、3M、HPE、微軟、英特爾等企業紛紛在液冷技術領域展開布局。而國內布局液冷技術的步伐,也不斷加快。
例如,國內阿里公開“液冷技術”,一年就可以節省上千億度電。阿里旗下的“浸沒式液冷數據中心技術規范”向全社會開放,阿里自研技術就是將服務器被浸泡在特殊的絕緣冷卻液里,大量熱量將會形成循環,終的能耗幾乎為零,這項技術將會極大程度改善服務器的能耗,并對電力節約和環境保護大有助益。
有分析人士指出,從近期科技研究進展來看,應對大數據、超密度計算的“功耗墻”,使用液態冷卻液替代空氣來對計算機設備進行冷卻,已在范圍內被驗證,并掀起了數據中心的技術革命。
據悉,在數據中心內,每臺電子設備在交流電或直流電上運行時都會產生熱量。為了防止服務器芯片組和組件出現故障、熔化和損壞,需要控制IT系統產生的熱量。而為了吹散熱量,降低電子設備的溫度,一直以來業內都采用風冷技術。雖然風冷技術可以讓電子設備散熱,但是其噪音大、耗電高等缺點也十分顯著。
液冷技術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風冷技術的不足之處。與傳統的風冷技術相比,同體積液體帶走的熱量更多、產生的噪音更低、所用的電量更少。與此同時,液冷技術還可以有效降低數據中心的故障率。隨著綠色數據中心機房建設不斷提速,液冷技術有望在各地區得到普遍采用,其潛在應用空間十分巨大。
從全國范圍來看,當前風冷技術仍是在運行數據中心普遍采用的冷卻技術,但這一狀況在2019年發生了變化。隨著2019年曙光實現刀片式浸沒相變液冷技術的大規模部署,以及伴隨行業與政策的需求,液冷成為行業主流冷卻技術的爆發時間已非常接近,許多業內人士對此翹首以待。
有研究機構預計,到2026年,液冷數據中心市場的初始估值將從2018年的14.3億美元增至1205億美元,年化復合增長率達30.45%。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數據中心的制冷方式從風冷轉為液冷,那么還有服務器的設計以及整個數據中心的設計都會隨之發生許多變化。
歸根結底,只有對于技術的投入和堅守,才能讓企業永遠保持競爭力,才能讓行業保持生命力。液冷技術的迅速發展,正從另一個角度展現出前沿科技的魅力和價值。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