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電商經濟的不斷繁榮,快遞物流行業正面臨巨大壓力。除了支干線運輸和倉儲分揀等環節之外,“后100米”配送問題也是一直困擾企業們的一大難題。而經過多年發展,眼下行業逐漸摸索出了三種解決方案,它們分別是送貨上門、智能快遞柜和服務站/驛站。
比較來看,快遞員送貨上門的方式存在明顯的缺點,比如容易造成用戶信息泄露或者上門時用戶不在家。而服務站/驛站則由于離用戶住址較遠,因此三種方式中智能快遞柜一直被視為更便捷、簡單和低廉的末端配送方式,不僅受到用戶認可,同時也受到政府支持和鼓勵。
今年疫情以來,“無接觸配送”模式的興起更是加劇了國家層面對于智能快遞柜的重視和關注。2月份,國家郵政局便明確表示要“積極推廣定點收集、定點投遞、預約投遞、智能快件箱投遞的模式,盡可能減少人員之間的直接接觸”。利好政策不斷,智能快遞柜走上風口。
同時4月17日,國家郵政局與商務部也是聯合下發了關于深入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強調了智能快件箱的公共屬性,將其納入到公共服務設施相關規劃之中。
然而,即使政策如此利好,近期由于豐巢快遞柜的相關收費規定,也是將智能快遞柜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4月份,豐巢智能快遞柜宣布推出會員制,其中提到普通用戶在包裹保管超過12小時之后,將收取0.5元費用,并且3元封頂。這一變化引發了用戶們的口誅筆伐。
不少用戶認為,快遞柜收費的對象應該是快遞公司和快遞員而不應該是用戶;同時超過12小時就收費的標準太過于不合理;除此之外,某些快遞員為了省時省事,未征得收件人同意直接把快件放入智能快遞柜,既造成了用戶不便,也產生二次付費,也令用戶非常反感。
基于此,豐巢此前給出了多次解釋,但并沒有讓用戶們滿意,這也導致近日相關話題持續發酵。據了解,截至目前國內多地均已出現部分小區停用豐巢快遞柜的現象,同時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地監管部門也陸續發聲,回應相關話題。這使得智能快遞柜走到了尷尬境地。
那么,隨著智能快遞柜收費問題的爆發,未來末端配送的路究竟該怎么走呢?
理論上來說,智能快遞柜無疑仍是當前解決快遞“后100米”難題的有效辦法,因此理應堅持推廣。至于收費,則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假如收費標準、時間設定合理,相信一些用戶也能接受,畢竟相關企業也要吃飯。但如果吃相過于難看了,則未來的路可能難走。
鑒于此,短期內來看,豐巢等智能快遞柜企業還需與用戶、業委會、快遞員、快遞企業、消協、監管部門等進行共同協商,根據每個城市的實際情況做出收費與時長上的合理調整。同時建立有效的爭議解決機制,采取措施防止快遞員擅自投件,才能讓智能快遞柜真正流行起來。
而長期來看,則需要加速將智能快遞柜納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之中,為其提供低成本、更完善的用地保障等配套措施。就像日本一樣,當智能快遞柜成為一項社區公共服務,由物業等進行場地提供、設備購買和技術運營,費用包含在物業費里,智能快遞柜才能更長久。
當然,解決末端配送難題,除了聚焦智能快遞柜之外,也不妨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加強已有設施建設,給用戶更多選擇。現階段,到家、到柜和到站已經是適應不同客戶、對應不同價格的解決方式。未來,我們期待更多選擇權給到用戶,讓大家的生活更加便捷和多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