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影響,企業供應鏈的模式發巨大變化,而供應鏈管理也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一環。
有研究表明,如果實施完整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戰略和落地措施,那么可以收獲的效益包括:發貨能力將提高15%以上,庫存量將減少20%以上,訂單履約周期將縮短30%,對市場需求的預測準確性將提高25%以上,總體生產率將得到很大提升,整體的供應鏈成本將縮減5%-20%不等。
采購3.0時代來臨 供應鏈管理變革成剛需
過去,采購員從需求、開發、選擇供方、談判、簽訂合同、跟單、付款,全由一個人負責。個人采購權力極大,監控不力,企業利潤被侵蝕的事件頻發,也被稱為采購1.0時代。2.0時代則偏向法治型采購系統,實施采與購分離,強化了管理體系,但其本質仍是價格導向,對產業鏈的管理以及整合,以及采購對企業的價值貢獻仍不能得到有效發揮。
去年,華為高調對外公布92家核心供應商名錄,并宣布進入采購3.0時代。而其所指的3.0時代,是與核心供應商打造新型戰略合作關系,聚焦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發動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共同參與,降低供應鏈成本,這是一種全局性、系統性降本。
隨著大疆等高科技企業反腐問題的曝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供應鏈的管理變革,以提率、降低成本。隨著需求的不斷增加,IBM、SAP、埃森哲等第三方供應鏈管理商與越來越多的企業達成合作,國內用友、金蝶、維贏供應鏈等供應鏈管理機構的業務模式也更加專業化、多元化。
以業務價值鏈優化為導向 維贏供應鏈助力企業采購變革
目前供應鏈管理服務機構多種多樣,從初級報關到物流服務,或是提供采購管理工具,大都集中于采購的某一環節。傳統采購強調規則的制定與遵從,而真正的戰略采購必然以業務結果為導向,專注支撐企業商業成功。
據了解,維贏供應鏈在業內首提基于業務架構重塑和價值重塑的采購咨詢+外包模式,受到企業廣泛歡迎。該模式除了按照傳統的管理咨詢和業務咨詢模式,對企業內部采購價值鏈、工作流程、組織及授權進行重塑外,同時專注采購端整合產生的降本收益。對于企業而言,無需付出額外的成本即可邀請專業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協助進行供應鏈的升級和管理;對于維贏供應鏈而言,以業績說話,幫助企業實際降低的成本后,從中分取利潤,屬于一種雙贏的合作模式。
該模式之所以受到企業的青睞,除了它以績效創造和業績分享的形式切實為企業創造了實際利益,更重要的是,企業同時引入了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從系統的角度,中長期保障了供應鏈的持續改進和采購體系的不斷優化。
維贏供應鏈的服務案例顯示:國內部分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存在職能設置缺失、邊界定義不清、集成性較差、“研銷產供”各體系不協同等問題。維贏作為外部機構,可以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同時利用多年供應鏈資源整合的優勢快速建立有效的體系,在體系和能力的雙重保障下完成業績目標。
據了解,維贏供應鏈是百思特咨詢管理集團子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十余年,已經成功為包括多家上市企業在內的客戶實施了數百個供應鏈優化項目,幫助漢能薄膜、伊戈爾電氣、欖菊集團、萬華化學、聚飛光電、穩健集團、京信通信等提升管理效率,改善經營績效。3個月降低目標物料15%的價格、5個月降低30%的半成本庫存、半年提升20%的市場機會滿足能力,維贏供應鏈在發展的過程中,創造了很多供應鏈領域的業績改善案例。
重塑供應鏈優勢 維贏打造數字化極簡交易平臺
百思特管理咨詢的供應鏈的咨詢實踐顯示:供應鏈領域的變革,與產品開發早期介入、市場及客戶預測、制造模式以及企業管理軟件的關聯性很強。企業需要對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進行統一設計、規劃和管控,由此設計和建立的“市場導向、低價、供需平衡”的供應鏈體系,能夠利用IT系統,不斷沉淀數據并支持決策分析,不斷創造企業供應鏈優勢。
而數字化極簡交易,即企業通過應用企業級數據、行業級數據和產業級數據,通過流程的信息化、信息的數字化以及有效的云端協作服務,實現采購業務流程簡化及成本降低,同時能夠高度實現業務合規、風險可控及數據可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業務的流程化、流程的信息化、信息的數據化來實現采購業務的價值發掘。
Garnter曾預測:到2020年多數公司的75%業務將會是數字化或處于數字化轉型的路上,沒有前瞻性數字化業務戰略的企業,在未來5-10年內將很難生存。
企業經營的本質就是實現端到端的流程和管控,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只有脈絡通暢,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運轉的企業才能站穩腳跟。而數字化極簡交易無疑是打通任督二脈,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的有力工具。
文/nico 孫春雨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