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制造網 智造快訊】VR/AR技術應用于模擬仿真培訓、工業、醫療、娛樂、航天、房地產、教育、旅游等行業,目前已經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其中教育領域是VR技術的重要落腳點之一,作為現階段具有代表性的虛擬現實技術,VR+教育模式必將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為增強民眾對教育獲得感的重要工具。
VR+教育模式新風向 四大“攔路虎”待除
虛擬現實的特點與核心是具有沉浸感,讓人沉浸到虛擬的空間之中,同時還具有交互性與想象性。目前VR/AR技術已應用于模擬仿真培訓、工業、醫療、娛樂、航天、房地產、教育、旅游等行業,并發展到了一定規模。
調研公司GFK表示,今年VR產品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同比均有大幅度增長。同時市場分布也逐漸顯得更加健康,主要表現為:均價更高、消費體驗更好的一體機、PC端頭盔更加受到市場青睞。
具體數據方面,2017年1-8月,虛擬現實線上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速達59%。同時期,PCVR、一體機和VR眼鏡盒子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27%、547%和56%;1000元以上產品在線上和線下的銷售占比分別為47%和53%。
隨著VR/AR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其教育的應用也日漸成熟。日前,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發布《關于公示北京市2017年第二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的通知》,多家VR/AR類企業入選,VR從業者從這次的名單中窺見了VR領域的蓬勃發展氣象。
比如,VR教室將成為VR教育的主要表達形式,VR黑板、VR課桌、VR講臺等可以容納各式各樣的VR教程、教材并配合教師使用。VR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使微觀世界宏觀化,平面世界立體化,抽象世界具體化,解決和突破了傳統教學中的難點和瓶頸。
可以說,VR/AR與教育的結合顛覆了傳統教學方法中受教育的一方無法參與、無法互動的瓶頸;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學習環境,如建造人體模型、電腦太空旅行、化合物分子結構顯示等,還可以節省教育成本、規避實際操作的風險,激發學生知識學習和創新潛能,解決很多以前無法解決的教育問題,帶來一場的教育變革。
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等院校紛紛成立虛擬現實技術實驗室;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成為中國VR/AR教學聯盟中心校、北京市培新小學校長成為“基礎教育VR教學示范校”,全國多所中小學引進VR/AR課堂進行教學。
但我們需要意識到,在短短兩年時間內,VR教育的整體業態還有諸多不足,在淘汰大賽中生存下來的企業應該思考VR教育的發展到底存在怎樣的困境和難題,并致力于解決這些難題,VR教育才能持續發展。
一方面內容生產缺失是VR教育行業面臨的首要難題。對內容生產制作、內容策劃和創意能力的考驗是VR公司能否形成差異化和脫穎而出的關鍵。其次,控制成本也是VR教育需要突破的另一個局限點。目前,VR教育市場主要用到的VR設備集中在HTC Vive、Oculus Rift、Samsung Gear VR等國外品牌,以及大朋、3Glasses等國內設備商。高分辨率、好的渲染能力都是制約VR內容體驗的關鍵因素。
此外,研究力量相對薄弱是需要提升的環節。在中國,高校對于VR教育的研究,雖然也有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先后成立了相關的實驗室,不過參與深度還遠遠不夠,反倒是中小學對VR教育的深入似乎更引人注目。后,行業標準亟待規范需要引起廣泛關注。VR教育行業的規范還未來得及建立,市面上偽VR盛行的局面讓從業者很是頭疼。因此若想VR技術在教育領域安穩落地,以上問題亟需解決。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