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在無人機細分領域中,醫療無人機正悄然崛起,成為與醫療機器人互補的一個新興產品。巨大的應用優勢與廣泛的應用場景,讓醫療無人機市場潛力十足。未來,在解決了法律與安全等障礙因素后,這一領域有望迎來風口。
醫療無人機風口將至 爆發前夜兩大難題待解
在醫療機器人“占領”大小醫院的同時,新興的醫療無人機正在醫院外發揮著同樣重要的功能。隨著醫療無人機技術的完善與應用場景漸趨清晰,商用服務進程也正不斷加快。
醫療無人機商用服務加速
初,醫療無人機更像是一個“臨時工”,充當著緊急運輸者的角色。而隨著荷蘭代爾夫特技術大學工程師亞歷克斯的專業化設計、完善,“醫療救護無人機”正式誕生。
這款新型無人機可以攜帶醫療除顫器,并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到達方圓5英里以內的任何地方。負責調度的醫療技術人員則可以在網絡上設計它的工作流程,并發出指令。這款無人機的問世無疑正掀起醫療應急救助領域的變革。
推動醫療無人機商用加速的是來自美國加州無人機創業公司Zipline,以及東非的坦桑尼亞政府。這家硅谷初創企業從2016年10月開始向盧旺達的偏遠醫院空投血液包,目前已利用無人機,為盧旺達空投了上千次醫療用品。近日,該公司宣布,明年將把業務拓展至坦桑尼亞。
對此,坦桑尼亞政府表示將予以支持。坦桑尼亞政府特別聲明稱,2018年年初,Zipline無人機將在首都多多馬投入使用,用以配送血液、疫苗、藥品和諸如縫合線和靜脈管等其他醫用物資。此后,在該國的西北部和南部,還會增設三個配送中心,以進一步完善配送網絡,提升配送服務效率。
醫療無人機應用場景廣闊
醫療無人機的應用將為許多限制性場景的醫療救助工作帶來全新突破。
首先,醫療無人機可以到達運輸困難的受災地區。在災區,由于會發生次生災害,造成道路擁堵、坍塌等不利狀況,交通運輸極其困難。而傷者的救助分秒必爭,血液等緊急醫療需求品的物流運輸相比于供給量是更大的挑戰。而醫療無人機就可以攜帶關鍵性醫療物快速進入災區,及時運送到需要的地方,而無需飛機機組人員或是地面搶險人員冒險。
其次,醫療無人機能為偏遠地區救助快速提供緊急物資。在偏遠地區,一旦有民眾或是游客等發生意外,想要獲取及時援助可能非常困難。而醫療無人機則可以根據具體救助需求,攜帶特定的醫療用品快速抵達,以及時穩定病情或是傷情,為后續的醫療救助奠定重要基礎,大程度保障人員的安全。
此外,醫療無人機還能充當救護車“助手”。在城市中,要想等到救護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要是遇上道路擁堵更是不樂觀。因而,即使是在城市地區,醫療無人機也能發揮巨大作用,在救護車到達之前,配備的攝像頭能幫助探明被救助者附近的交通情況,并對病人或傷者進行初步的觀察及評估。同事,語音通信功能也能指導他人在醫務人員在到達前協助進行急救。
發展障礙在于法律與安全
醫療無人機的未來發展除了需要在空氣動力學和電池設計上下足功夫,以讓無人機擁有更遠的航程和更大的載重,還需要系統性地解決法律與安全這兩大難題。
目前,多數國家尚未批準醫療無人機的飛行服務。因此,如果醫療無人機想要大規模投入商用,還需所在國對本國法律進行調整與完善,同時通過向醫療機構或服務商頒發許可證等方式來規范醫療無人機的使用。
在安全方面,醫療無人機與其他無人機一樣,需要持續提升飛行穩定性,并加強對于網絡安全的重視,防范可能遭受的干擾甚至惡意攻擊。
當面臨的諸多障礙得到一步步解決后,醫療無人機將有望迎來真正的行業風口,向性新興主流產業大踏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