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仿真設備通過實時光纖反射內存卡及光纖HUB級聯,由試驗綜合控制系統進行綜合管理與調度,構成圖1所示的試驗光纖網絡。其中,試驗室1、2位于同一樓宇,用普通多模光纖線連接,試驗室3位于上千米的遠距離樓宇,與通過多模光纖連接,如圖6所示,構成連接3個試驗室的三套光纖網絡,分別為:光纖網A、光纖網B、光纖網C。三套光纖網絡可以斷開HUB間的連接,實現物理上的隔離,互不影響工作,滿足遠距離多試驗室并行試驗的要求。
試驗綜合控制與管理系統用于仿真試驗的綜合管理與調度,實現參試設備及狀態的統一管理、試驗過程中的大型非標設備的遠程控制、試驗流程的實時控制、故障的報警及處理、試驗數據的實時記錄與監控等功能。
該實時光纖反射內存網在功能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實現遠程互連的能力
隨著仿真實驗復雜度的提高,需要多樓宇多試驗室間設備的遠程互連,通過單模光纖及光纖HUB將遠距離的試驗室設備進行連接,單模光纖支持的傳輸距離可達20km。對于距離300m以內的試驗室則可通過多模光纖進行近距離傳輸,達到傳輸效果與成本的***優。
實現并行開展多項試驗的能力
面對試驗任務緊急的情況,需要并行開展多項試驗。試驗綜合控制系統可以控制各個HUB,將整個網絡切分成幾個相互隔離的小網絡,互不影響,可同時開展試驗,滿足多試驗室并行試驗的需求。
實現故障的隔離排查能力
試驗綜合控制系統通過監控HUB各個端口設備連接運行狀態,遠程控制并旁路掉光纖網絡任意節點,在進行故障排查時可以方便地將某一節點接入或移出網絡,有效的提高的故障排查的效率,同時可以快速隔離故障節點。
反射內存卡-實時仿真技術網(http://www.vmic5565。。com/
)的成立正是為了推動國內反射內存產品的研究、發展與應用。主要研究反射內存技術,高速數據傳輸技術,接口內存讀寫機制,實時操作系統中的應用。包括經典分布式仿真系統,過程控制,數據采集,半實物仿真和抗干擾遠距離數據傳輸的使用案例。
在半實物實時仿真系統中,反射內存卡成為標配。其原理易于理解,使用方法簡單,抗*力強,實時性高,支持中斷傳輸,中斷,軟件開發代碼少,擴展能力強,應用案例多,縮短了系統的研發周期,節省了人員支出,增強了系統健壯性,將軟件開發人員從復雜的通訊協議中解放出來,不再為大批量的數據傳輸擔心帶寬,不確定的時延而浪費時間。反射內存卡也應用于包括軌道交通、冶金,電力系統仿真等行業。
反射內存卡-實時仿真技術網是一個半實物實時仿真系統的技術交流平臺。主要涉及仿真平臺搭建,反射內存卡通信,仿真協同軟件,實時操作系統,故障注入方法等功能的實現。包括搭建一個仿真系統平臺所需的硬件資料,操作系統平臺,仿真軟件開發環境,以評估仿真系統能達到的性能參數。
新的主流半實物實時仿真系統都是基于5565系列反射內存網。PCI-5565PIORC,PMC-5565PIORC,PCIE-5565,VME5565這一系列板卡支持多種硬件平臺和多種操作系統,經過多年的驗證,5565PIORC系列反射內存卡提供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高的可靠性。
出售反射內存卡,提供***完備的反射內存卡測試方案,測試程序及源碼,詳細應用案例,硬件安裝指引,驅動程序(包括常見實時系統及反射內存卡DOS驅動),反射內存卡的內存分配方法及中斷使用方式說明,更多反射內存使用方法和說明文檔可以到本站資料下載欄目下載?,F貨反射內存卡價格全網***優惠!
反射內存卡-實時仿真技術網(http://www.vmic5565。。com/)的成立正是為了推動國內反射內存產品的研究、發展與應用。主要研究反射內存技術,高速數據傳輸技術,接口內存讀寫機制,實時操作系統中的應用。包括經典分布式仿真系統,過程控制,數據采集,半實物仿真和抗干擾遠距離數據傳輸的使用案例。
在半實物實時仿真系統中,反射內存卡成為標配。其原理易于理解,使用方法簡單,抗*力強,實時性高,支持中斷傳輸,中斷,軟件開發代碼少,擴展能力強,應用案例多,縮短了系統的研發周期,節省了人員支出,增強了系統健壯性,將軟件開發人員從復雜的通訊協議中解放出來,不再為大批量的數據傳輸擔心帶寬,不確定的時延而浪費時間。反射內存卡也應用于包括軌道交通、冶金,電力系統仿真等行業。
反射內存網絡(RFM網絡)是基于環狀/星狀、高速復制的共享內存網絡。它支持不同總線結構的多計算機系統,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統來共享高速的,穩定速率的實時數據。
反射內存可廣泛用于各種領域,例如實時的飛行仿真器、核電站仿真器、電訊、高速過程控制(軋鋼廠和制鋁廠)、高速測試和測量以及軍事系統。
與那些需要為附加的軟件開發時間,測試,維護,文檔,以及額外的CPU要求提供開銷的傳統的連接方法相比,RFM產品的網絡提供了性價比極為*的高性能的選擇。
反射內存的優點:
■ 高速的、基于2.12G波特率的網絡,zui大傳輸速率可達174Mbyte/s;
■ 簡單易用;
■ 與操作系統和處理器無關;
■ *省去軟件開發開銷和周期;
■ 可以實現實時連接的穩定的數據傳輸;
■ 可以與通用的計算機和總線連接;
■ 比標準通信和技術更為*;
■ 極短的數據傳輸延遲;
■ 簡單的軟件,較低的管理費用和較高的抗*力;
■ 節點間距離可達10公里(單模)/300米(多模)。
反射內存實時網的特點